温度传感器作为工业测控、环境监测与设备管理的产品,其测量精度不仅取决于元件品质,更与安装方式密切相关。错误的安装位置、接触不良或热传导受阻,易导致测温滞后、偏差甚至失效,使“温感”失真。遵循安装原则,确保
温度传感器与测温点实现高效热耦合,才能实现精准感知,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数据支撑。

一、安装前准备:选型与环境评估
合理选型:
根据测温范围、精度要求、环境介质(气体、液体、固体)选择合适类型:
精密测温选铂电阻(Pt100);
高温环境选热电偶(K型、S型);
快速响应选热敏电阻或铠装探头。
评估安装环境:
确认被测介质温度、压力、腐蚀性、振动情况,选择匹配的保护套管材质(如316L不锈钢耐腐蚀,陶瓷耐高温)。
避开强电磁干扰源(如变频器、大功率电机),防止信号干扰。
二、确定安装位置:精准感知的关键
代表性位置:
测液体温度时,传感器应插入管道中心或容器液位中下部,避免靠近管壁或液面,防止受环境温度影响。
测气体温度时,插入深度应为管道直径的1/3–1/2,确保充分接触气流。
避免死角:
不安装在阀门、弯头下游或流体停滞区,防止测量滞后。
对于小口径管道,可采用扩大管径或加装测温套管。
考虑热辐射:
高温设备表面测温时,避免直接受火焰或热源辐射,可加装遮热罩。
三、安装方式与操作步骤
螺纹安装(最常见):
检查传感器螺纹(如M20×1.5、G1/2)与设备接口是否匹配。
在螺纹处缠绕适量生料带或涂抹高温密封胶(非导电型),防止泄漏。
用手旋入初步对正,再用扳手均匀拧紧,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套管断裂。
法兰安装:
将传感器插入法兰孔,垫入耐高温密封垫片。
对角均匀拧紧螺栓,确保受力均衡,防止变形漏液。
表面贴装(如电机、轴承):
清洁被测表面,去除油污、锈迹。
使用导热硅脂填充传感器与表面间隙,提升热传导效率。
用压块、卡箍或高温胶固定,确保紧密贴合,防止松动。
四、接线与信号处理
正确接线:
热电阻(Pt100)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接线,消除导线电阻影响。
热电偶使用专用补偿导线,正负极不可接反(+为红色,-为其他色)。
屏蔽与接地:
信号线应穿金属管或使用屏蔽电缆,屏蔽层单端接地,抑制电磁干扰。
远离动力线:
信号线与强电线路平行敷设时,间距应>30cm,避免交叉。
五、安装后检查与验证
密封性检查:
对于压力系统,加压后检查螺纹或法兰接口是否泄漏。
通电测试:
接通电源,观察显示仪表或控制系统是否接收到正常信号。
用标准温度计或红外测温仪比对,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(如±1℃)。
固定确认:
检查传感器是否牢固,防止因振动导致松动或损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