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口毛细管流变仪作为高分子材料加工性能评价的核心设备,广泛应用于塑料、橡胶、涂料、生物材料等领域,通过精确控制温度、压力与剪切速率,测定熔体黏度、流动曲线及挤出行为。其测量精度直接影响配方优化与工艺参数设定。然而,该设备长期在高温、高压、高黏物料环境下运行,若缺乏系统性维护,易出现料筒结焦、活塞卡滞、压力传感器漂移或温控失准等问题。建立
进口毛细管流变仪科学、分级的定期保养机制,是保障数据可靠性与设备长寿的关键。

一、每日使用后基础清洁
测试结束后趁热(>180℃)用专用铜刷或聚四氟乙烯刮棒清理料筒内壁及毛细管出口,防止高分子残料碳化;
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擦拭活塞杆表面,去除附着物,避免划伤精密配合面;
排空冷却水路积水(若配备),关闭气源与电源。
二、每周功能检查与润滑
检查活塞运动是否平滑无卡顿,必要时在导向套处加注高温硅脂(仅限指定部位);
清洁光学编码器或位移传感器窗口,确保行程测量准确;
验证压力传感器零点漂移,空载状态下读数应稳定在±0.1MPa内;
检查加热带与热电偶接线是否牢固,避免接触不良导致温控波动。
三、每月深度保养
拆卸并超声清洗毛细管模具(含不同长径比口模),用压缩空气吹干,防止微孔堵塞;
使用标准聚苯乙烯(PS)或聚乙烯(PE)标样进行系统校准,验证黏度-剪切速率曲线重复性;
清理排气孔与废料收集槽,防止挥发物冷凝回流污染样品;
检查密封圈(如活塞O型圈)是否老化、变形,及时更换以维持高压密封性。
四、每季度系统校准与安全核查
送计量机构或使用标准物质对温度(±0.5℃)、压力(±1%FS)、活塞速度(±0.5%)进行综合校准;
测试紧急停机与过压保护功能是否灵敏;
更新控制软件至最新版本,修复潜在BUG,优化数据采集稳定性;
检查接地电阻与电气绝缘性能,预防漏电风险。